东胜区2020年新招录教师岗前线上培训班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二维码时效为半小时

(0评价)
价格: 免费

德育——关注心灵成长

1.教育的核心意义就是德育。

2.在中国的德育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3.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对于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

[展开全文]
dsjy0006 · 2020-08-19 · 0

1、教育要将德育作为灵魂,教育与德育要同时进行,二者不分先后。

2、德育教育要达到的目标包括价值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

3、青春期的德育对青少年对其生命抑制力的引导、控制、驾驭,怎么让其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意志力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关注青春期少年的情绪情感,帮助其控制、引导情感由此关注其心灵和思想。

4、德育不仅是靠规则来约束的,是要唤醒生命的活力,唤醒生命的灵魂,在精神上自主向善,变成更好的人。告诉孩子生命有很大的能量,明天会比今天更好。人生短暂,短暂的一生该怎么过。

[展开全文]
dsxz0139 · 2020-08-18 · 0

朱小蔓教授在《德育,关注心灵成长》的讲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德育,也不是说先育人再育才,而是在教育过程中都涵盖德育 德育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德育是全时空的,是规范人,塑造形象的。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但是并不是排斥美育、智育、群育,而是渗透到美育,智育中去的,德育工作渗透到我们生活学习的每一个地方,她是漫社的,是时空的。
2.德育要达到的目标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人生观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在公民意识觉醒这一块有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向我们证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公明意识了,比如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人为了救别人而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天灾无情人有情。在朱教授的讲座中也谈到了北京市下大雨,北京公民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去机场火车站接那些陌生的人,不求回报,不仅给北京人脸上增光,而且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笼罩在我们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不知道有多少白衣天使英勇奋战走在抗击疫情的最前面,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最美逆行者,有些人因此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虽然他们不在了,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3.朱教授还提到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正是最美好的年代,我们不用像父辈们一样为吃穿发愁,不用担心哪一天被打成反革命,我们可以尽情的遨游在学术的海洋里,享受其中的乐趣。所以我们要活在当下,珍惜当下。
4.德育是激发人的生命的活力,唤醒人的灵魂,让我们明白生命是短暂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让你明白你的生命有更大更多的潜能,你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全文]
dsxz0229 · 2020-08-16 · 0

所有爱孩子的父母、老师,都应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所有爱自己的孩子,都会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美好。关注孩子心灵的成长,就要走进孩子心灵的世界。让我们的孩子感到爱和学会爱,在充满爱的氛围中成长。孩子心灵的康健成长比身体的健康成长更重要。学会给孩子补充心灵营养吧,让我们孩子的心灵和身体同步,健康快乐的成长。用爱心浇灌每一位孩子的心田 人们常说:“爱生如子,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如果说高尚的师德在教育教学中像一条小溪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那么爱会使它异彩纷呈,一路欢歌。教师从事的是良心的工作,肩上挑着建设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社会的嘱托,父母的寄托。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含有友情,又超出友情;含有母爱,又高于母爱。它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情感相融的接触点。

[展开全文]
dsxz0092 · 2020-08-15 · 0

1.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就是德育

2.教育是培养端正、有品德的人。教育必须培养正面价值观、有正面态度的人。中国的德育包含五个方面: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从内涵看的话德育教育包括:价值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意识教育。

3.德育跟教书是不一样的,德育是跟生活中汲取道理的,从生活中体会。

4.杜威说:因为学校生活与外部生活是不一样的,所以学校不能太狭窄,在学校里一定程度上构建学校的社会生活。所以学校生活不能包括一切德育教育。

5.德育不能回避问题。

[展开全文]
dsxz0022 · 2020-08-14 · 0

老师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并发掘、鼓励学生扬长避短,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品德教育打下基础。

[展开全文]
dsxz0264 · 2020-08-09 · 0

1、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德育,德育是灵魂,但是德育并不排斥智育、美育、劳育等,德育是渗透在学校的各种教育之中的,德育虽然要专业化,但不是一个专门的工作领域。

2、从内涵上来说,德育追求的是什么呢?(价值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

3、关于道德的知识不等于道德知识。

4、一个人的道德是和他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5、青春期最重要的就是理解青春期的生命能量。

6、对青春期少年的德育一定意义上就是对他的生命意志力的控制、引导和驾驭。

7、快乐和兴趣是人类生命个体最重要的两种基本情绪。

8、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成就感、胜任感、有力感。

9、关注心灵的成长是教育全部的归宿,是教育和德育的奥秘所在。

10、德育每时每刻都在学校里发生。

11、德育是学生每天过的生活,我们看中的是过程,有怎样的过程就有怎样的德育,有怎样的过程就有怎样的教育质量。

 

 

[展开全文]
dsxz0148 · 2020-08-09 · 0

德育——关注心灵成长(朱小蔓)

教育先行,德育为先。教育的核心是育人,德育是其灵魂。政治、法治、道德、思想、心理健康教育

 

[展开全文]
dsjy0024 · 2020-08-08 · 0

德育——关注心灵成长 

  1. 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德育。
  2. 德育的内涵: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3. 德育与才育不分先后,是同步的。
  4. 内涵上的德育:包括价值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心理和伦理两方面)、生命教育、公民教育。能帮助人促使人成为有道德的好人,能捍卫公民权益、尽公民义务的好公民。
  5. 思想品德是德育的主要阵地,主要载体。
  6. 德育渗透在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 
  7. 德育不仅是靠规则来约束的,是要唤醒生命的活力,唤醒生命的灵魂,在精神上自主向善,变成更好的人。告诉孩子生命有很大的能量,明天会比今天更好。人生短暂,短暂的一生该怎么过。
[展开全文]
dsjy0042 · 2020-08-08 · 0

1.情感:道德发生的基础
2.德育:心灵沟通与精神建构的过程
德育(内质性;关系性;和谐性;)
3.德育教师:善于走进学生心灵的人。
教师素养的本质是情感人文素养
教师要通过心灵来感知儿童和少年。
德育,应该关注心灵与精神成长
教师成长,情感素质不可或缺

 

[展开全文]
dsxz0064 · 2020-08-08 · 0

教育与德育

并不是先成人后成才,而是在育才的过程中一直在育人。

中国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五个方面。德育也去反映在了新课标中。

好人与好公民:好人注重个人美德,好公民更注重社会责任感。好公民一定是建立在好人的基础上。

德育要专业化,但是不是一个专门的工作领域,德育渗透在学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这个时代是否是做德育的好时代呢?

现状:公民意识觉醒,人口素质普遍偏低,随迁流动儿童增加,家庭背景复杂,家长没有能力管理孩子,易置化的学生水平,等一系列困难,价值观多元且模糊。

升学、学习压力对德育的冲击,造成钱权欺弱小,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造成校园霸凌、歧视等,不利于德育工作进行。

公民的诞生在于学校,反对以强欺弱,需要在学校的就能被教育。

生命态度的问题:轻生等问题,与班级管理边缘化、家庭教育有关。

青春期需要让孩子们释放生命力(体育运动等),国内被学习压力压倒了一切,因此需要引导,驾驭和控制到一个正向,健康的水平;

青春期需要价值引领,会寻找能让自己接受的价值观,需要情感和价值方面的领导。

满足儿童时期和青春期时期的快乐,兴趣和安全感

青春期少年需要在某个领域,集体,某件事上获得成就感,胜任感,有力感的体验;来源不同,但是每一个人都要有。

课堂要充分释放孩子们的生命力,充分展现学生的才华,让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获得认同感。

 

[展开全文]
dsjy0073 · 2020-08-05 · 0

学校教育存在的价值是需要提高的。

教育是任何科技无法替代的职业。

没有一个方法是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有效学习。因人施教,应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选用不同的策略教育。做到因人施教很困难,起码要做到分类施教。

中国人为什么提倡有效学习?办学条件差、教师专业水平偏低、社会诉求充满矛盾、传统观念有复杂影响、教学教育制度改革之后。

学生课业负担重,学校升学压力大导致现在的应试教育。

越差越考,越考越差。

不解放老师,就没有办法解放学生。

不要苦教苦学。中小学教育就是血汗教育。就是在拼时间拼精力,最后时间花了,精力没了。

有效教学

有效果、有效率(投入与收获)、有效用(继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展开全文]
dsxz0136 · 2020-08-02 · 0
  1. 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德育。
  2. 德育的内涵: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3. 不是先育才再谈德育,应该是同步进行的。
  4. 内涵上的德育:包括价值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伦理人格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能帮助人促使人成为有道德的好人,能捍卫公民权益、尽公民义务的好公民。
  5. 思想品德是德育的主要阵地,主要载体。
  6. 德育不仅是靠规则来约束的,是要唤醒生命的活力,唤醒生命的灵魂,在精神上自主向善,变成更好的人。告诉孩子生命有很大的能量,明天会比今天更好。人生短暂,短暂的一生该怎么过。

 

[展开全文]
dsjy0051 · 2020-08-02 · 0
  1. 教育的核心意义就是德育。教育必须是培养有人格有端正品格的人。育才的过程中从头至尾都在育人
  2. 教育要培养有端正品行的人,否则有才之人腰围和所用。
[展开全文]
dsxz0014 · 2020-08-02 · 0
  1. 并不是先成人后成才,而是在育才的过程中一直在育人。
  2. 教育培养端正的,有品格的人,有正面价值观,有积极生活态度的人。
[展开全文]
dsxz0013 · 2020-08-02 · 0

《德育——关注心灵成长》学习笔记

1. 教育的核心意义就是德育。教育必须是培养有人格有端正品格的人。育才的过程中从头至尾都在育人

2. 在中国的德育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3. 内涵上的德育:包括价值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伦理人格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能帮助人促使人成为有道德的好人,能捍卫公民权益、尽公民义务的合格公民。

4. 德育是唤醒生命的灵魂,是激发人的潜能,促使人愿意能够自我教育,精神上可以自主地向善和完美追求,同时让学生相信明天更好。

5. 德育从生活中汲取。

6. 关于道德的知识并不等于道德知识

7. 公民的诞生就在学校,中学时期要培养孩子的正义感。

8. 将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变成英雄崇拜和正向价值观的认同

9. 青春期是一个关键的生命年龄期,青春期是生命能量极其旺盛,需要释放的时期,是其意志力需要控制至一个正向、健康的目标的时期,是一个开始走向社会化,需要价值引领,建立起自己的价值系统的时期。

10. 0—6身体发展时期,6—12岁 是孩子情绪情感培育好的积极的情绪生命阶段,13—18岁是被认为生命意志发展调节的重要时期。

11. 德育是学生每天过的生活,看重的是过程;德育是人的成长,是师生共同的成长;德育是大家的,德育应当成为共同的信仰。

[展开全文]
dsjy0074 · 2020-08-01 · 0

德育-关注心灵成长——朱小蔓

    一、德育信仰

    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育人和育才没有先后,育才的同时包含育人)。教育是培养有人格、有端正品格的人,教育是培养有正面价值观、积极人生态度、有积极生活态度的人。

    外延上:中国德育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五个方面的大德育。内涵上:德育要达到目标和实现目的上包含价值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能帮助人促使人成为有道德的好人(熟人之间的美德),能捍卫公民权益、尽公民义务的合格公民(陌生人之间的美德)。好人不一定是好公民,好公民建立在好人的基础上,人类对社会最大的危机莫过于不信任。

    德育渗透在各种教育里,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专业化但不是一个专门的工作领域,德育要规范、熏陶、型塑人。德育不仅是从制定出来的规则、靠有形、无形的规则来规范型塑人,根本上来说是唤醒灵魂,激发生命活力。

    二、德育困惑

    困难:政府成就与官员腐败同时存在,公民意识觉醒与国民整体素质偏低,快速城镇化与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孩子复杂多样)。孩子群体结构复杂,快速网络化(农村网瘾高与城镇),多元价值观。

    困惑:教给孩子的和成年人的世界认识的存在不同,德育真的有用吗?还要坚持对德育的信仰吗?(德育知识并不仅仅是学校教授的道德知识,还有社会上的认识等,学校不是万能的,但也得担起很大责任。)

    升学压力、学习竞争中的压力(分数)(公正的社会要靠公正的人来创建,公正的人来源于学校,中学时期培养孩子的正义感的人。学校不是万能的,但学校要尽可能的改变孩子。)师生关系、个人与集体(群殴事件:少年气盛,内群体偏向)。道德与生活史是有关的,班级管理要管理全部学生,不能仅局限于两极。偶像崇拜,青春文化(青春期生命意志力的控制、引导和驾驭。教育最深层次目标:关注青春期少年的情绪情感,帮助其控制其抑制,由此关怀其心灵与精神世界。)。

    三、满足儿童期(培养情绪情感最好阶段)、少年期(抑制调节最好阶段)、青春期学生的情绪发展控制

    让学生快乐,有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校有安全感;体验成就感、胜任感、有力感。

    班主任:做关怀型的教师,让学生感受到爱;教师具备学历、学科、教学法、信息技术四项并不一定达标,真正起作用的是培养人的知识。学科教师:教学中挖掘呈现价值观意识,让学生有表现机会、有喜欢的东西。管理者:支持学校思想品德课程,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德育是学生每天生活的过程,教育质量是完整,首先是人的培养。

    

[展开全文]
dsjy0086 · 2020-08-01 · 0

1.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德育。德育起统摄、支架性作用。

2.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

3.内涵上的德育:包括价值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

 

[展开全文]
dsxz0214 · 2020-07-31 · 0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多变的,是多元的,是一个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不会犯错那就不是孩子。试想,做为母亲,你可以宽容孩子每一次的错误,可以欣赏孩子每一次的成功。那作为一名教师,则更需要用一位母亲的情怀,用一位教师的责任去重视学生、欣赏学生、理解学生,我想,这将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

[展开全文]
dsxz0230 · 2020-07-31 · 0

1. 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德育。教育概念和德育概念使用。

2. 教育培养端正的,有品格的人,有正面价值观,有积极生活态度的人。

3. 育才的过程,从头到尾都是在育人,核心是育人。

4.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

5. 德育教育目的:价值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伦理+心理)、生命教育、公民意识教育。

6. 德育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尽善尽美。要做一名好人和好公民。

7. 德育需要专业化,但不是专门的工作领域。

8. 重视情绪作为能量的释放特别重要。

9. 快乐,兴趣,安全感的重要作用。

10. 学生的成就感,胜任感,有力感的积极作用。

 

[展开全文]
dsjy0008 · 2020-07-3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