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听吴老师的课,我的脑海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课堂里的学生总是那样活跃,而吴老师却没有多少激情演说?为什么只是初次见面,学生却对吴老师恋恋不舍?为什么稚气未脱的孩子,会在课堂中流露出专注眼神?为什么连成人都闻之色变的数学,却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成为一种享受?……

  即使是听课的老师,吴老师的课堂好像也是一个磁场:高度聚焦、共同循环,教师、学生、教材、数学、生活、成长、今天、未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图共进,融为一体。

 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磁场?又是怎么形成的?值得我们仔细品味。

  我们知道,磁场离不开磁石,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当然她就是磁石。问题是,凡磁石必有两极,吴老师这块磁石是通过哪“两极”,建立起“高度聚焦、共同循环、共图共进,融为一体”的磁场呢?

  我们认为,吴老师这块磁石的两极,是历经几十年的研磨、历练逐步形成的,其中一极为“大善、大爱”的学生观,另一极为“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观。正是这两极的相互作用,合力形成了吴老师教学风格的磁场。

  一、“大善、大爱”的学生观

  人人都了解什么是善和爱,但是教育领域的善和爱好像格局有点小。例如,孩子一上学,就被抛进了成人预先设定的目标和预期,并用强劲的爱,弱化了他们弱小生命中本应生机勃勃的活力,使他们一点点变成了学习的机器,失去了自然的生命力。

  教师都知道爱孩子,都有盼学生成才的强烈愿望,但这种爱和愿望要成为孩子的幸运,就必须进入“大善、大爱”的格局:教师要自己改变角色、改变姿态,改变位置,从居高临下的位置上走下来,进入孩子的世界,成为他们良性发展道路上的伙伴和朋友。

  吴老师身上清晰的展现出了这个意涵,对她来说,学生先于先生的存在。一直以来,她都把学生看作应该对自然和生命敬畏而面对的平等对象,从来没有简单地把学生置于自己的预期和目的之下,从来不对他们居高临下的高谈阔论,而总是努力让自己能够沉浸在学生的绚烂光华中。她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胆怯的、内向的学生,往往是一个微笑、一个抚摸、一句鼓励、一声赞美、一次对话,就使这些孩子自信地挺直了腰板。

  这是一种难得的平等观念。正是由于她以发自内心的平等姿态去面对学生,所以才能宽容课堂上孩子的胡思乱想和参差不齐,才能为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找到支点,才能使课程、教学成为一种良性的环境力量,激发学生的主导本能和自主工作本能无拘无束的展开,才能让学生下课了,仍然对她恋恋不舍。

  对此,周玉仁老师是这样评价的:“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情未尽 ……”

  教师仅仅有一般意义上的爱和善还不够,必须有“大爱、大善”。大概是由于传统力量的裹挟吧,现实当中,把“大爱、大善”挂在嘴边说说可以,要做到,实在是太难太难了。课程改革下不去的“深水区”,教育领域的陈年积弊,都多多少少与此有关。因此,吴老师这种“大爱、大善”的学生观,就特别值得推崇和珍惜。

二、“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观

 

  “好吃又有营养”一说,出自吴老师本人,一路走来,已经成为她教师生涯秉持的基本理念。

  人人都了解的好吃和营养,在生活中却是极难平衡。想想,成人为了营养,牺牲了多少口味,吞下了多少粗、苦;孩子为了好吃,牺牲了多少营养,被洋快餐催出了几多小胖墩儿。生活尚如此,数学的好吃和营养就更难把握了,谁能和孩子们讲清楚数学有哪些“营养”?说课本上那些密密麻麻小蝌蚪般的数字和字母“好吃”?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没自信。那吴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吴老师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善于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思考和设计教学活动。她根据经年积累的经验,把教学的重心,布局在引导学生从周围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现象中,抽丝剥茧,追根溯源,一点点把“枯燥、冰冷”的数学“引”出来的过程当中。

  吴老师课堂里“教”的色彩很淡,可在她一句句“接着问”的启动下,“为什么”很多。课堂上,一个接一个的“为什么”,引起了好奇、带来了思考, 不仅使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带来的压抑感,而且营造出使他们处于积极状态的学习氛围。所以,在她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感都会相当旺盛,他们从“为什么”当中产生的好奇,伴随着接踵而来的、新的“为什么”,会一步步上升为一种对未知的渴求。于是,一段尝试和探索的历程就在自然平和的氛围中展开了,直到终于找到了一个新的算法、或发现了一个图形新的特征、或知晓了一个概念背后的奥秘。这些传统意义上常常让人望而却步的算法、特征、概念,不经意间,都散发出了“好吃”的味道。

  吴老师诸多教学方略当中,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非常在意孩子们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因为,在一个充盈着问题的课堂里,留给学生思考和动手的“空间”很大,“商量”的气氛很浓,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和路径去探索和获取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方法去学习数学。慢慢的,由“为什么”引起的思考、动手、探索,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喜欢,就使抽象的数学演变成了好吃的营养了。

  当然,吴老师的教学特色还很多,如吴老师的那些问题都是从哪里来的?吴老师她对数学本质的把握是靠什么形成的?等等,这些都与“好吃又有营养”有关,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一一展开了。如果用最简单的词汇概括吴老师的教学风格,我们的选择是:自然。是“大善、大爱”的学生观和“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观,奠定了吴老师的“自然”的底气。

  如果想学习吴老师的“自然”,那就让我们从琢磨吴老师教学磁场的“两极”开始吧。

作者:

中央民族大学 孙晓天

北京小学长阳分校 武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