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字词:

外甥(shēng)  迂(yū)回   

剖(pōu)析   国子监(jiàn)  浩瀚如海

 

字谜七则:

①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日)

②一块土,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坐)

③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 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也)

④右边有,左边无。后面有,前面无。哥哥有,弟弟无。周家有,李家无。(口)

⑤一个人站在大树下。(休)
⑥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斗)

⑦相传唐伯虎曾在街头卖画。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上面画着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想购买者,需要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就分文不收。”大半天过去了,无人猜中。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

    唐伯虎望着这位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说:“猜中了!他猜中了!”

       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默)

谐音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词语解释:

枇杷:常绿小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花小,白色。果实淡黄色或橙黄色,外皮上有细毛。生长在较温暖的地区,果实可以吃,叶子和核可入药。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琵琶:弦乐器,用木料制成,有四根弦,下部为瓜子形的盘,上部为长柄,顶端弯曲。

造字法: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但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等较抽象的东西。

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

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

“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

“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当文字继续发展时,象形和指事已经不能准确表达更多意思,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字。

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

“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

“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

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

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用作“自己”的“自”。

 

字体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

甲骨文是盛行于殷商时代的刻在甲骨上的一种古老的文字,是清朝学者王懿荣发现的。

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柳公权《玄秘塔碑》。我还知道的书法家有颜真卿、张旭等。

赞汉字   汪竹柏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

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

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

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

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详。

既便言志,又供观赏。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rén cái bèi chū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            (                )

tiān dì xuán huáng    hán lái shǔ wǎng

   (                )            (                )

 

二、有趣的字谜,我们来猜一猜。(4分)

1.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         )

2.田里跑到田外,不能当作古字猜。(           )

3.林字多一半,不当森字猜。(          )

4.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         )

 

三、我知道下列歇后语中加点字的谐音字。(6分)

1.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

2.盲人戴眼镜——假聪明(          )

3.黄鼠狼钻鸡笼——投机(          )

 

四、按规律填词语。(6分)

一尘不染—两败俱伤—(        )—(        )—(         )—六神无主—七上八下—(        )—九霄云外—(        )

 

五、下列歇后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身体一向很好的王老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想选出三个代表去看望他,大家问班长都选谁。班长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B.一片好心却把事情办糟了,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C.奶奶的医术可真是“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啦!连外省的人都辗转奔波来找她治病。

D.奶奶第一次来我家,做饭的时候找不到盐,我对她说:“这不是‘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吗?您怎么就看不到呢?”

 

 

六、精彩回放。(16分)

1.甲骨文是刻在上的;它出土的地方是现在的。(2分)

2.按照顺序写出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甲骨文——(     )——(      )——(      )——(      )。(8分)

3.形声字分为形旁和声旁,分别代表了字义和读音。如“星”的形旁是,声旁是。我还可以写出几个形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七、连线。(5分)

李耳                北宋女词人

李清照            明代医药学家

李时珍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李世民            春秋末期思想家

李大钊            唐太宗

 

八、课外阅读。(23分)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吟“爆竹声中一岁除”;吟“清明时节雨纷纷”;吟“明月几时有”;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吟“漫卷诗书喜欲狂”;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

1.根据意思写词语。(2分)

(1)半开玩笑地回答。(        )

(2)比喻心情像潮水一样起伏,难以抑制。(         )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文中横线上。(6分)

A.中秋时B.清明时C.过年时

D.喜悦时E.慷慨时F.送别时

3.仔细读短文,回答问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有的答案不止一个)

(1)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3分)

A.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

B.又整齐又灵动,适宜表达一种微妙、诗意的情感

C.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D.汉字好记好学,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

(2)最能体现汉字特点的是(      )。(3分)

A.汉字的形        B.汉字的义

C.中国古典诗词    D.汉语拼

4.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6分)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3分)

 

九、习作。(填写研究报告计划表) (30分)

学习了本单元“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我们学会了如何写研究性报告。下面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完成下面的研究报告。

年  月  日

 研究报告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                                            

2                                              

3                                              

(三)资料整理

调查统计:

                                                 

书籍、报刊:

                                                 

网络:

                                                 

(四)汇报、交流的方式

(五)研究结论

 

 

  

参考答案

 

一、人才辈出 源远流长 天地玄黄 寒来暑往

二、1.奇 2.叶 3.梦 4.哭

三、1.发 2.充 3.偷鸡

四、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彩缤纷 八仙过海 十全十美

五、D

六、1.龟甲或兽骨 河南安阳

2.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3.日 生 蜘 蛛 湖 课

七、

八、1.戏答 心潮难已 2.C B A F D E

3.(1)ABC (2)C

4.(1)路上行人欲断魂 (2)把酒问青天 (3)西出阳关无故人

5.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适宜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九、提示:填写研究报告时,可以模仿本单元“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法,选择的课题不用很难,可以是你平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汇总(知识点+图文解读

课文知识点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他的作品还有《绿》、《背影》。

 

2.文章紧扣“匆匆”,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3.课文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4.写出珍惜时间的语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5.句子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运用设问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运用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④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时间匆匆而去的形象化为“如轻烟”“如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9 那个星期天

课文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当我正pái huái(   )不定时,爸爸突然开口说话了:“我yuán liànɡ(   )你了,虽然你dān wù(   )了我的正事。”听了他的话,我那颗huánɡ kǒnɡ(   )不安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二)用“____”选择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正确音节。(6分)

1.一阵旋(xuán xuàn)风吹来,地上的枯枝烂叶不停地旋(xuán xuàn)转。

2.薄(bò bó báo)雾之中,突然传来一股淡淡的薄(bò bó báo)荷的香味。

3.“你挨(ái āi)我这么近干嘛?是不是想挨(ái āi)揍啊?”车厢里突然传来一阵凶狠的叫嚷声。

 

(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

1.聪明(   )的人,在空虚(   )的时候,知道找事情做。

2.在渐渐暗下去的虚无缥缈(   )的光线里,我似乎明白(   )了什么。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7分)

1.根据要求,用几句话写一写当看到下面这种情景时的心情。(8分)

小鸟在树枝上鸣叫。

(1)心情好:                                     

                                     

(2)心情不好:                                      

                                     

2.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4分)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A.用疑问的语气,说明人生道路坎坷不平,白走一遭会摔跤的。

B.用反问的语气,反省自己过去的日子白白浪费而感到愤慨和不满。

3.把下面错乱的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    (5分)

(  )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  )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  )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  )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分)

1.《匆匆》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  )

2.课文《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史铁生。    (  )

3.《别了,语文课》一文的最后,选择了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两件事,凸显了依依惜别的气氛和心情。    (  )

4.《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以“阳光”为线索,写了“母亲晒被子”“毕大妈晒水洗澡”两件事,赞扬了太阳的无私奉献精神。    (  )

5.写作时,人物的情感可以直接表达,也可以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中表达。    (  )

 

二、积少成多。(10分)

1.燕子  了,有   的时候;杨柳  了,有   的时候;桃花  了,有   的时候。 

2.过去的日子如   ,被     了,如   ,被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三、阅读感悟。(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过,从我脚边(  )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过了。

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2分)

A.闪  B.飞  C.溜  D.跨

2.这一段文字,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多选)(2分)

A.排比 B.对比 C.拟人 D.比喻

3.作者描写了哪些生活细节来表现日子的来去“匆匆”?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掌  声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师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sì shì)的,不(再 在)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连 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jiāo jiào)她跳舞。

几年以后,我们上了不同的中学。英子给我来信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1.用“————”从文中括号内选出正确的音节和汉字。(2分)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句,你从中体会到

了英子什么样的心情?(2分)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3.英子前后有怎样的情感变化?将表示英子情感变化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2分)

英子的情感变化:(   )—(   )—(   )—(   )

4.短文一共写到了几次掌声?分别代表着什么含义?(4分)

 

5.英子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2分)    

四、习作平台。(30分)

生活中一定会有让你高兴,让你难过,让你烦恼,让你后悔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的如过眼云烟,也许你早就忘记;有的却恍如发生在昨天,让你永生难忘……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一)徘徊 原谅 耽误 惶恐

(二)1.xuàn xuán 2. bó bò 3.āi ái

(三)1.愚蠢 充实 2.真实 糊涂

(四)1.示例:(1)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2)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吵得人心绪不宁,真是烦死人了!

2.B 3.③ ⑤ ④ ① ②

(五)1.√ 2.√ 3.√ 4.✕ 5.√

二、1.去 再来 枯 再青 谢 再开

2.轻烟 微风吹散 薄雾 初阳蒸融

三、(一)1.D B C A 2.AC

3.描写了以下生活细节:洗手、吃饭、静默、伸手遮挽、躺在床上、睁开眼睛、掩面叹息。

体会: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而人们却无所察觉。

(二)1. shì 再 联 jiāo

2. 从加点的词句中,我体会到英子为难、害怕的心情。

3.自卑 害怕 为难 自信

4. 两次。第一次掌声,代表着同学们对英子的期待与支持;第二次掌声,代表着同学们对英子的赞美与鼓励。

5. 英子“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是因为那掌声代表赞赏、理解、支持、鼓励,传递了同学们对英子的关爱。英子从那掌声中懂得了,同学们并没有歧视她,掌声给了她极大的鼓励,使她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从而改变了她的人生。

四、提示:这次习作要求写一件能表现真情实感的记事作文。写之前,先想一想:你准备写哪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因为哪一件事情引起的?写的时候,注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表达情感的时候,可以通过借助对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也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或者心理活动来直接表现。